本篇文章1883字,读完约5分钟

经记者李娇凤出生于河北

4月6日下午,世纪乳业有限公司大门打开,但持续停产的工厂不再有往日的喧嚣。 三辆卡车静静地停在院子里,围墙旁边的柳排拔掉了嫩绿的树枝芽,传来了清脆的鸟鸣。

这家企业位于河北保定市高阳县南路台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在看门人的带领下进厂,发现没有工人的工厂里很阴森,原料、灌装机械等静静地躺在现场,地上布满了灰尘。

“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停产。 主动退出了。 现在管理得很严格,没有钱就办不到。 ”该公司的吴长军会长说:“公司已经做了10年了,但是制作太难了,食品领域,特别是乳业很难。 ”。

在这次乳业整顿中,全国1176家公司中只有643家回收了新的证书,通过率不到55%。 426家小公司出局,107家停产。

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被清理出局的公司仍有自助生命力。 “此次维修清理中,被挤出的公司数量众多,这些公司关闭后,如果不及时转型,就意味着厂房、设备的浪费和工人的失业,政府对关闭公司做出相应赔偿的可能性很低。 ”

被淘汰出奶行业门槛的乳业企业,出售生产设备,直接退出乳制品领域,或者成为原奶供应商,或者转型生产乳酸饮料,是不得已的选择。

位于石家庄行唐县的阿牛乳业有限企业是这次石家庄被淘汰的三家乳业企业之一。 留在工厂门卫的闲叔叔告诉记者,企业从去年6月底开始停产,企业生产大袋粉,给大型乳业公司的代理店赚了加工费,但现在业主不想做了。

“生产设备还被放置在现场,以前也生产乳饮料,但因为无法与大企业品牌竞争,所以不再生产了。 ’闵叔叔说:“设备卖一部分,剩下的该卖的东西。 该给别人的东西就给别人。 ”。

对于长期搁置的生产设备,世纪乳业有限企业董事长吴长军也希望尽快找到买家,自己也打算转行做别的工作。 石家庄高邑县旭尔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军也表示,蒙牛、伊利等大公司生产液态奶,但该企业生产大包粉,因此蒙牛、伊利不需要他们的设备,也不需要完达山。 这是因为现在只有空闲状态。

刘晓军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由于未取得新的生产许可证,工厂于3月底正式停产,60名工人全部休假,“在家休息”。

作为高邑县唯一的乳制品生产公司,旭尔美最终面临出局的命运。 谈到被淘汰的原因,刘晓军非常无奈。 “我们还想继续生产。 虽然按照规定花了200万美元增加了新的生产检查设备,但最终没能跟上管理,没有通过审查。 ”刘晓军说:“高邑县特别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年薪达到10万美元也不能拜托。 硬件通过了。 在软件方面无法达成。 ”。

“乳业整顿淘汰四成公司 “弱弱联手”或仍存自救生机”

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全脂奶粉、加糖奶粉等大包粉,日产为12~15吨。 企业生产奶粉所需的鲜奶来自奶牛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现有约3000头奶牛,9个奶牛养殖场,平均每头奶牛300头,每天产奶20吨左右。 ”刘晓军说。

刘晓军还带着记者参观了养殖场之一。 “这是我们刚刚扩张的牛场,但现在自己失去了主动性,只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牛奶。 ”

目前,刘晓军通过关系,将每天生产的牛奶20吨销售给位于邢台宁晋县的河北完达山贝兰乳业有限企业,但至今未签订购销协议。

河北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董秘宋宝贤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生产约1000头奶牛,每天可生产40多吨奶,乳制品在企业停产后,主要向蒙牛和伊利集团销售牛奶,同时签订了购销协议。 “牛奶质量很好,每公斤能卖4元。 ”

王丁棉对记者说,被淘汰的公司可以利用现有的设备、厂房和熟练工人及市场渠道,利用政策许可,进行转换产品的转换。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乳酸饮料的生产和奶的配制不在此次整改范围内。 ”

青岛天一乳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李乐伟告诉《每日经济信息》记者,目前企业正在转向生产乳饮料,“我们本来就有乳饮料的生产基础,设备也不需要怎么改造,主要在山东省内销售。”

但是,李乐伟坦言,由于是新产品,需要重启市场,需要很多时间和金钱,虽然最近接到订单,但对工厂来说杯水车薪,不容易与大公司竞争。

“我们有自己的奶牛牧场。 原来有40多名工人,现在只剩下20人了。 只能一步一步地看。 如果实在不好做的话,就只能改变生产,不做食品。 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 现在只是尝试。 ”李乐伟说。

生产大包粉的旭尔美现在不能转型生产乳饮料。 在谈到企业未来快速发展计划时,刘晓军告诉记者,目前打算生产胶原蛋白、狗粮等。 “现在,企业的其他股东正在去上海考察市场,看能否接受订单。 ”

另外,王丁棉建议,被淘汰出局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进行抱团工会,即弱弱合并,成立新的乳制品公司。 “原来的一家人规模和实力都不够。 如果把三五家组合起来,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

标题:“乳业整顿淘汰四成公司 “弱弱联手”或仍存自救生机”

地址:http://www.cssjsxh.com/cjbtzx/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