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6字,读完约3分钟

特约记者李泽民从北京出发

沉默5年后,被停止的国际狩猎活动重新开始,或有消息传出,引发了热议。 8月5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委托“野生动物狩猎专家委员会”举办评审会,通过了2项外国人来华狩猎评审会。

8月17日,首都动物保护协会领导国内71个动物保护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向国家林业局发出信函,要求对恢复中国西部狩猎进行客观评价。

在压力之下,北京正安旅行社等代理申请机构于9月初撤回了狩猎申请,国家林业局也就此结束了行政许可手续。

从此,7名美国人申请来华狩猎,结果未能如愿。 但是,这一事件提高了青海都兰狩猎场的声誉,陷入了争论的漩涡。

9月13日,北京建翔宇律师事务所公益动保律师蔡春红对该狩猎场的合法资质、国际狩猎定价权、林业系统新闻发布等多方面提出质疑。

据《每日经济信息》记者介绍,1985年建成于青海都兰狩猎场,是青海省第一个对外开放,集旅游、狩猎、科学考察、野生动物保护为一体的大型国际狩猎场。

2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区域分布着雪豹、澳洲斑羊、牦牛、猞猁、棕熊、鹿等3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目前已禁止狩猎5年。

最近重新开始狩猎活动的消息,受到环境保护者的反对,70多个组织发表声明,认为“目前国内偷猎的管理已经很困难,野生动物的状况无法承受‘洋猎’的加入。”

达尔问自然知识社冯永峰,我国动保相关措施不健全,一旦开始国际狩猎,就不容易保证有序无害地进行。 正安国际旅行社社长王威认为,狩猎运动在国际上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 狩猎是娱乐,是劳动,是生活的格调。

王巍说,通过开放国际狩猎,给予牧区牧民狩猎费用,当地牧民可以通过偷猎减少野生动物器官,通过狩猎实现生态平衡。

野性中国职工办公室创始人西志农表示,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开放狩猎是全世界通用的事件。 在美国打猎需要许可,这一切都必须用钱买,但必须好好管理。

此前,青海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蔡平认为,由于资金、人才等各种条件的制约,青海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尚未得到实际开发利用。

据信息显示,在禁猎前夕,都兰猎场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是负债经营,这也可能是当地管理部门关注狩猎“解禁”的原因。

据一位研究者称,20世纪90年代,20%的国际狩猎资金用于国家级管理,30%用于省级,5%用于州级,45%用于县级。

据悉,2004年至2006年期间,都兰猎场可获得抵达国内资金的26%,15%至20%的资金在海外被代理机构获取。

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信息》记者指出:“县级部门应越来越多地掌握主动权,更自由地支配狩猎收入,用于野生动物种群调查、栖息地保护等方面。”

据新闻报道,都兰猎场年狩猎收入100多万元,其中部分由牧民补贴,每户年收入从2000元增加3000元。 此前有媒体引用狩猎行业相关人士估算,县级资金用于狩猎场时,除各级接待费用、纳税、人员工资和合理利润外,约30%直接投入野生动物保护。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毕雁英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科学明确可以捕获的野生动物和要点,以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类。

他说,在狩猎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在非国家点大规模捕获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 并且应该提高野生动物保护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率。

标题:“国际狩猎“解禁”无期动物保护资金寥寥”

地址:http://www.cssjsxh.com/cjbtzx/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