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6字,读完约3分钟

丛刚

在上周末的天津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论坛上,发改委产业司司长陈斌发表了比较汽车产能的调查结果。 到“十二五”末期,我国主要30家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124万辆,加上各地方的生产能力计划,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陈斌的发言引发了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也提醒了领域的注意,但具体的调控意向和措施尚未公布。 这仍会引起政府部门的担忧,可能导致再生产过热,造成资源浪费。

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几年来一直被提及,在产能控制的过程中,汽车公司如大敌,新工厂的扩张、新合资公司的审批等都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手续,“产能过剩”是自动的。

但是,迄今为止的两次主管部门对汽车领域产能过剩的担忧,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过度快速发展,甚至一些公司也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 所以,产能过剩对于在汽车强国目标指引下,仍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或者说是个伪命题。

首先,这次主管部门警告地方政府产能过剩。 从目前的规划来看,地方政府的项目规划庞大,长沙全年达到120万辆整车产能的规划、合肥的新能源项目、鄂尔多斯激进的汽车战略等,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汽车产业作为当地最大的扶持项目。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的扩张也是以公司为主体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公司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生产节奏。 生产能力是否过剩,公司知道。 也就是“鞋与脚”的关系。 “鞋”合适吗? 只有“脚”自己知道。

其次,老生常谈的产能过剩问题实际上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即相对有效产能不足,无效产能过剩。 由于市场退出机制不明确,上述统计将无效产能全部统计。

从目前的主要汽车企业来看,实际情况是产能利用率仍在合理范围内。 以东风日产为例,2009年整车销售达到52万辆,但此前公布的产能只有46万辆,工厂正在调整生产速度,提高产能利用率。

最后一个方面是,即使有生产能力过剩的苗头,这也是短期现象。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的坎坷目标仍然是国内市场,出口所占比例非常小,2009年1379万辆的产量、出口量为37万辆,所占比例仅为2.68%,即使是出口最优的2008年,

这种情况与我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汽车大规模出口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产量的40%以上用于出口,而中国的汽车产品基本上都在国内销售。 据

统计,目前计划中的汽车生产将达到每年3000万辆以上。 据预测,年国内汽车诉求量至多2000多万辆。 届时,如果中国汽车出口比例能占汽车总产量的20%,将消化600万辆的产能,只剩下400万辆的产能,产能利用率也将超过80%,处于完全合理的区间。

但是,这是中国汽车出口必须转变增长结构,推进公司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 如果我国在“十二五”末成为汽车强国,出口量大幅上升,那么产能过剩将真正成为伪命题。 转载时请联系《每日经济信息》报社。 未经《每日经济信息》报社授权,严禁转载和镜像,违者必须追究。

联系电话号码: 021-60900099转688

每次预约的电话号码

北京: 010-58528501上海: 021

标题:“丛刚:汽车产能过剩是结构性过剩”

地址:http://www.cssjsxh.com/cjbtzx/1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