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4字,读完约4分钟

经记者胡廷鸿从深圳出发

渔船在海水中疾驰,船尾拖着长长的水波,但鼻子里满是苦涩和咸咸的味道。

祖祖辈辈打鱼为生的老渔民徐马保站在船头,戴着当地渔村特有的竹篱毡帽,顶着海风,在大海里撒着渔网,每天和《经济信息》记者聊天。 “五六年前,我们这里还可以打鲨鱼,但现在鱼不怎么打了。 ”

徐保所在的渔村是位于深圳市大鹏半岛最南端南澳大道的东渔社区,也是深圳东面的近海渔村,距离深圳市区50多公里。

这个祖祖辈辈在海上生活的渔村,在行政区划中已经被称为东渔社区,但当地村民在习性上被称为东渔村。

由于海产养殖多,在海上捕鱼的面积越来越小。 近年来,由于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当地渔民不再食用“海”空,一度被称为养殖难、生活难、居住难的“三难村”,如今已成为深圳以东有名的旅游小镇。

东渔社区渔民的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宽阔的水泥公路通过村里的民房通向东渔码头。 这是几年前,为快速发展当地海上娱乐休闲项目,东山边防事业所和东渔社区共同集资80多万元建设的。

4年前,东渔社区因电线老化停电,也没有自来水。 筹资10万元以上后,社区开始改造用电线路,连接自来水,处理群众用电、饮用水问题。

曾经只有简陋的渔舍的东渔社区被2000平方米以上的村庄的办公楼和美丽的住宅所取代。

至今,当地村民仍保留着以往的戏剧传说,当地村民还特意建造了社区剧场,每年农历三月,村民都会在剧场举行保护渔民女神妈祖的活动。

现在的东渔社区成了深圳市民假日外出游玩的地方,当地的生态旅游业也因此逐渐兴起。

随着假日来渔村玩的人增加,当地村民开始旅游业,大多以租赁渔船让游客体验海上捕鱼的生活为主。

但在此之前,暂时难以处理的就业问题曾使东渔社区成为深圳市重要的扶贫社区之一。

徐马保说,目前他先载着游客在海上捕鱼。 租金在300~500元之间,游客可以带走买来的鱼。 然后,徐马保家把取来的鱼晒干,腌好,卖给游客,赚取家庭。

徐马保的儿子在附近的酒店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块钱。 “其他村民也一样,生活不富裕,但还能过下去。 ”徐保说。

徐马保的儿子几年前告诉记者,东渔村来了很多潮汕地区的人,在海面上建立了特定的区域,围绕着“海”开始了牡蛎养殖。

他说:“本来就只能捕到很少的鱼,但养殖会占据广阔的海域,吞噬捕鱼面积。”渔民靠捕鱼为生,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据说为了保护渔夫的利益,一位村民为此多次向上反映,但没有效果。

年,正好位于东渔社区海域的深圳“海上皇宫”极尽奢华,备受瞩目,这个南澳小渔村也闻名全国。

那时,来这里的游客必须看到的观光地之一是“海上皇宫”。

故事从2003年开始。 当时,深圳开发商郭奎章看中了南澳东部渔村的海景风景,以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为旗帜在这里建造了“海上皇宫”。

年初,“海上皇宫”被认定为违章建筑,因此被分派到深圳市龙岗区海洋局。 今年3月,“海上皇宫”死而复生,但在舆论的压力下于4月解体。

现在的海上皇宫主体建筑早就解体了,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 但是,当地渔民对“海上皇宫”有很多复杂的感情。

“本来很多游客是为了‘海上皇宫’来这里旅行的,但现在‘海上皇宫’被拆除了,游客也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徐马保的儿子对《每日经济信息》记者说,“海上皇宫”的拆迁对旅游业的冲击一定很大,当地村民也很困扰。

无论如何,渔民生活体验游已经成为在当地制作特别旅行的卡片。 尽管没有了海上皇宫,渔民的生活还是徘徊在以前流传下来的渔业和现代生活之间。

标题:“深圳东渔村“蜕变”旅游小镇”

地址:http://www.cssjsxh.com/cjbtzx/8169.html